
當大眾論及全球化企業時,常會提到跨國市場、跨文化管理與全球佈局,因此Coupang酷澎擁有堅實的口譯團隊,移除全球營運版圖間的語言藩籬,藉由他們的語言專業建立起溝通橋梁,讓Coupang酷澎營運團隊各國人才能舒適、流暢地以母語表達、對話、並達成最有利業務發展的共識。
擁有10多年自由接案經驗的Tony是國立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首屆畢業生,今年起加入Coupang酷澎擔任企業內部口譯,一同成為Coupang酷澎對外門面,Tony舉例某次會議前跟外部廠商寒暄,雙方意外發展熱絡對話,也讓廠商對Coupang酷澎印象深刻,更推進會議達成目標。Tony認為口譯員應是能力的代稱,而不是工作形式的侷限。
自由接案到固定職場 定義口譯職涯的新可能
來自印度,熟稔中、英及兩種印度當地語言的Priya,同時擁有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學位;在自由接案市場工作了20年,隨著家人逐漸成為生活重心,她選擇加入Coupang酷澎台灣── 一個充滿挑戰的環境,也保持職涯規劃與成長空間。Priya並提到,Coupang酷澎有來自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全球人才加入,每當有印度同仁需要支援時,她覺得自己的語言專業正成功推進公司發展。
「企業內部口譯」職務可能會連結到侷限性或重複性事務,然而Coupang酷澎不僅改變台灣未來商務運作,更為口譯人才開拓新的可能。Priya和Tony共同擔任Coupang酷澎台灣中英口譯暨筆譯團隊(TCEIT)主管,都是從自由接案市場轉換跑道到Coupang酷澎,重新定義「企業內部口譯」職涯面貌,Tony也透露長期目標是充實Coupang酷澎台灣口譯團隊,企圖打破「優秀口譯都是自由接案者」的業界刻板印象。
自由接案的工作型態有其彈性,接案者可以接觸多元的產業與人群,然而管理客戶、案源都是無形的成本;作為企業內部口譯,可以有明確的職涯發展與生涯規劃,也因為Coupang酷澎正持續地拓展營運規模,即便任職於企業,眼界也不會受限。
對於Priya與Tony還有另一項突破—在Coupang酷澎首度嘗試管理職,隨著口譯團隊不斷擴大讓他們學習如何帶領團隊、平衡溝通並推動組織成長,這是過去自由工作無法提供的全新視角。
「我希望人們有一天會說『所有最好的口譯員都在 Coupang』」,Tony提到,擔任管理職讓他重新認識自己,他期待自己能與Coupang酷澎一同成長,並歡迎渴望學習、靈活應對新挑戰的口譯員能加入Coupang酷澎口譯團隊。

Coupang酷澎實現真正的多元職場:語言不設限,文化不設牆
Coupang酷澎對多元文化與語言的包容,反映在專業口譯團隊的資源投入。Christina從其他公司加入Coupang酷澎,她分享到「我們的使命,是讓每位員工都能用最舒適的語言溝通。我們與來自全球辦公室的同仁每週開會,時常可見三個口譯團隊同時線上支援」,藉由Christina與團隊的努力,Coupang酷澎得以順利推動全球化發展,持續為物流中心業務注入前進的動能。
Coupang酷澎在全球14個地區擁有營運據點,口譯團隊語言橫跨中文、英文、韓文、日文等多種語言,在業務會議、招募流程提供雙向同步口譯,幫助Coupang酷澎全球人才無時差對話。
至於Wendy,過去在重工業、金融保險業擔任企業內部翻譯,2021年加入Coupang酷澎台灣作為第一位口譯員,現在是TCEIT團隊的資深成員,她看著Coupang酷澎毫不保留地挹注口譯工作,她回憶到「有次我登入會議,發現我們團隊與另外兩組口譯同仁一同在場,這種串聯全球溝通的時刻讓我感到非常驕傲。」
在Coupang酷澎,口譯員不是單打獨鬥的角色,而是團隊合作、跨部門協作的重要一員。Wendy強調「我們的任務會隨著公司成長不斷演進,口譯員需要具備彈性、適應力與團隊合作精神。」
Christina也補充到企業內口譯與自由接案不同,不僅是支援任務,更要知道如何協助業務團隊解決問題,口譯員需要擁有願意學習、跨域思考的特質。她也向還未加入Coupang酷澎的口譯員喊話,「如果想和一群才華橫溢的口譯員和筆譯員一起在企業中發展職涯,那麼這對您來說將是一個很棒的環境」。
語言的力量,不只是讓彼此理解,更是連結文化、創造共識的起點。Coupang酷澎透過全球化與本地化並重的口譯團隊,讓每一位員工都能自在表達、跨越差異、共同成長。對於擁有語言天賦、樂於挑戰與學習的你,Coupang酷澎不只是職涯的下一站,更可能是成就自我、啟動全球視野的起點。
